浅谈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浅谈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泸定桥小学 作者:王跃香 张谊 摘要: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教师师资少;投入资金少;教学方法陈旧;导致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本文从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等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了解决学生厌学体育的措施。 关键词:重视 投入 提高和改进教法 积极参与。 研究方法:1、调查法 2、查找文献 当今世界,科学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归跟结底下是人才的竞争。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息息相关。(文献)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德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这也说明了在人的各种素质中,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发挥作用的关键载体。但是许多资料表明,当前边远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存在不少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于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而轻体育。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投入资金少,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学生的活动场地紧缺,有了场地也没有器材;教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导致不少学生厌学情绪。 如何改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去入手。 一、学校应提高认识,明确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特别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因此学校应在注重学生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提高的同时,不能忽略《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要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提出的“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全校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更好的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实现自己远大理想,我们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二、学校应适当对体育教学的设施加大资金投入,配足配齐专职体育教师 对体育教学设施加大资金的投入是学生对体育课喜欢的保证。由于一些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学校不明确体育的特殊性和健康素质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对体育设施这一块投入少,甚至没有投入,全校三十个班只有一.二个篮球场没有其它活动场地,体育器材不仅寥寥无几,而且残缺不全,若七.八个班级同时上课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更难以找到活动地方;有时有地方也没有器材,有时则是男同学占住了场地女同学则靠边站,久而久之学生怎能喜欢上体育课呢?此种情况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长此下去,体育教学只是走过场,真令人担忧。因此希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领导应引起重视。有必要加大对体育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并应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以及使用的管理制度。椐调查:有些地区只县城有一两位专职体育教师,偏远地区全是跨头教师,教学根本无法进行,只有配足配齐专职体育教师,在正确指导下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体育课不厌学并积极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也才能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要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 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有效办法,同时也是解决学生厌学体育课的办法之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对各种信息了解快,知道的东西多,知识面广,并且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自己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功底。工作无计划、上课无准备,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课无精打采,千篇一律,就会使学生生产逆反心理,导致厌学现象。因此,作为当代的一名人民教师应,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外地的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表现在所传授的知识上,而且还要从思想品德、为人处事、生活态度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作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并多关心和爱护学生。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才成为他们的偶像,才获得威信,学生才喜欢你这门课程。 四、教师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俗话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是学习知识技能的催化剂。可见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体育这门特殊的课程“玩”是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初始认识,也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根本原则。既让学生有目的地玩,又不至其野性暴发,这是在边远民族地区体育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民族地区体育课普遍存在放羊式,学生野性十足,有些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很强却过于放任,有些学却不屑一顾缺乏主动性,不配合课程训练,与课程教学目标大相径庭。因此,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避免身为体育教师却对体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每一堂体育课,教师的主导地位当贯穿课堂始终,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务必改变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将体育用具抛给学生就视为组织体育课教学的敷衍态度。教学过程中的“玩”务必掌控在教师手中,这样学生在体育课上才能得到有效地锻炼与提高。 注重地方特色课程。民族地区自有其地方特色很浓的体育项目,为能把民族地区的体育课教好,体育老师需要努力挖掘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其成为地方特色课程。在体育教学大纲的范围内,组织一定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以此为突破口寻找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更能激发民族地区学生学好体育的热情,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机械,语言表达能力差,学生对学习就不感兴趣,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证。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跑的练习内容时,如果教师每一节课都采用自编操活动各关节,然后讲解示范一遍,最后教师发令学生跑或学生跑教师计时等单一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就没有兴趣,就不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教学效果就明显降低。如果教师在准备部分中能够适当的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游戏中得到充分的活动,就能为基本部分作好基础,在基本部的练习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让距跑法、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竞赛法等,课堂就会活起来,学生就会感到新鲜、愉快,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又比如:教师在教前滚翻这一动作时,先提出一些在日常生活遇到过的问题:“同学们到远方旅游时,有些同学中是不是有晕车、晕船的现象?其实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前庭分析器缺乏了锻炼。那么本节课我们上的前滚翻就是有效的锻炼前庭分析器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能滚一次就一次,能滚多次更好……”。这么一两句话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跃跃欲式之感,你的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明显地提高。 五、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体育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如果教师不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就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厌学体育课的情绪,因此教师应了解新一代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另外,针对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无非是玩耍,可有可元的思想,要加强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他们,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展现他们的特长、个性,并用教师本身的高尚品德和特长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极大热情,觉得体育运动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同时向学生灌输先进的体育思想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理解体育的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从而,学生就养成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自觉锻炼的习惯。可见作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 总之,体育教学中学生厌学已是当务之急。要使厌学体育的学生转变为积极参与。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领导要提高认识,明确健康素质对人的重要性;并应采取切合实际的有利办法加大对体育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更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有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