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区吴家小学师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为指导,以‘健康第一’思想为工作方针,以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基本要求,以全面推进素质教,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加强领导,务求实效,在快乐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并以大课间为辐射点,结合乡村少年宫建设,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 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人格。 3.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长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4.学会友好合作,形成积极进取、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培养 学生团队精神。 5.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快乐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的全过程。   2、科学性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安排大课间的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实效性原则:根据学生年龄层次特点以及师生全员参与场地器材需要的实际,快乐大课间活动开展内容暂定为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游戏、跳绳、踢沙包、毽子,跳皮筋、做课间操、眼保健操等传统体育项目。 5、与学校乡村少年宫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重点 1、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时。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 2、在学习日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从学校课程或者地方课程里面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作为学生体育锻炼,从课时安排上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达标。 3、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学校体育工作,抓好学生课间体育活动。①学校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后为眼保健操,第二节课后安排统一的大课间活动,下午上课前安排一次眼保健操,下午最后一节课为课外体育活动时间。②开展经常性课余体育锻炼和多样性的学生体育竞赛,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效益和质量,让学生喜爱参与、乐于参与。③结合学校乡村少年宫活动组建学生乒乓、篮球、排球、跆拳道、棋类、羽毛球、田径等兴趣小组,充分体现课外活动的参与性、群众性。 4、每学年组织全校性的、综合性的运动会及小型专项运动会。 四、健全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杨聪伟 副 组 长:王顺国 组 员:米红英 何显玲 瞿朝秀 毛泽蓉 刘 辉 联 络 员:各班体育委员   项目指导:体育教师   检查记载:教导处 政教处   后勤保障:王成清 刘 辉 (二)、分级负责、落实责任 由学校统一协调,安排并提出具体要求,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体育组结合部门职责,制定学期活动计划,分年级(或班)具体贯彻落实。 1、教务处,负责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程的时间安排、检查。 2、政教处:负责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体育艺术节的安排、检查、考评。 3、体育组:负责早操、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小型竞赛,运动队训练的安排、组织和指导。 4、实行班级责任制,各班必须无条件按学校、教务处、政教处统一安排,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班主任按活动日程,组织开展,体育组协助指导,要确保活动时间、内容入格。 5、总务处负责体育活动课的器材保障(结合学校实际,增添必要的器材),确保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正常开展。 6、工 会:督促、引导教职员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7、教科室:结合我校“快乐大课间”体育特色,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8、班主任:负责制定每周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正常活动时间安排: 午别 项目 内容 时间(分钟) 组织者 上午 大课间活动 随运动员进行曲进场 30 校长 值周行政 体育教师 班 主 任 冬季为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夏季为绳操) 小学生广播体操 分班(或年级)特色体育活动 听音乐节奏有序退场 体育课 按课表安排上课 40 体育教师 下午 体育课 按课表安排上课 40 体育教师 课外体育活动 当天班没有体育课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40 班主任或 任课教师 2、恶劣天气(或无法进行室外活动时)按学校统一安排进行。 、手指操 、活力操 、观看体育视频   五、活动要求与管理   1、大课间活动要力求做到: 八个落实 (1)、时间落实:体育活动时间不得挤占,眼保健操、大课间纳入作息时间表中,从而使活动时间固定化。 (2)、内容落实: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班级提出的设想进行审核,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有班级特色的内容,如健美操,跳皮筋,踢键子等。 (3)、器材落实:根据各个班级的活动项目的不同和需要,采取学校提供和班级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所需器材的不足问题,同时学生自制一部分活动器材。 (4)、组织落实:以年级、班级、班小组为单位进行,学校及体育组统一协调,统一进行轮换。 (5)、场地落实:体育组根据场地情况班级项目内容统一划分场地,合理分配。 (6)、班主任落实: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出教室,进场地,展开活动,大课间中要做到“三同在”。 (7)、领导落实:从带班领导到班主任到老师,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8)、检查评比落实:检查评比小组每天进行监督检查、评比,对每一个班级都进行量化打分。 八个到位 (1)、认识到位:根据《纲要》的要求和学生“健康第一”的需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认识大课间的意义。 (2)、师生全员参与到位: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上到校长,下到学生,上下齐动员。 (3)、班主任组织到位:根据班级特点,班主任进行分组选派小组长,在本班区域内进行合理有序的活动。 (4)、体育教师指导到位:体育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各班活动内容、方法给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值周教师到位:及时检查,及时评比及时指出不足及时表扬。 (6)、监督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指出不足,提出解决办法,扬长避短。 (7)、协调到位:由校领导对课间操活动过程进行安排,统一协调各方面情况,提供保障。 (8)、评价表扬机制到位:分班进行评比,每周公布一次评比结果,纳入每周文明班。。 2、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向班主任递交请假条。   3、各责任人和班主任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   4、各班(或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以及各项目责任教师、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5、如活动有变化,学校及时通知各班,遇有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活动时,各班主要应以室内练字,猜谜语,优秀古诗文朗诵、背诵活动、舞蹈、小制作、手抄报、棋类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室内活动每班具体做什么,应以学校教务处安排的课表为主要参考。   6、班级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应向值周领导请假,报分管校长批准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方视为正常(以文字依据为准)。   7、对组织不力,监管不到位,造成学生人身伤害者,损失由责任教师本人负责。   六、活动器材配置   1、各班根据学校活动安排可向体育器材室提前预借当日活动器材,活动结束时必须交回体育器材室,各班不准自行保管。   2、各班不能利用此活动收取任何费用但可向学生收集适合本班学生运动的实用性运动器材,如:象棋等。 附表一:活动项目及场地安排表 序号 班级 活 动 位 置 备注 长跑活动位置 广播体操位置 特色体育活动位置 特色活动项目 1 1.1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游戏 2 1.2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游戏 3 1.3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游戏 4 2.1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跳大绳 5 2.2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跳大绳 6 2.3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跳大绳 7 3.1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软式排球 8 3.2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软式排球 9 4.1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接力赛 10 4.2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踢毽子 11 4.3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踢毽子 12 5.1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排球 13 5.2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排球 14 5.3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乒乓球场 乒乓球 15 6.1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呼啦圈 16 6.2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乒乓球场 乒乓球 17 6.3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田径运动场 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