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

创新,英文词义解释为创新行为、发明行为或者创造某种新事物的行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体育学科的鲜明特性   体育学科具有极其鲜明、突出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践性 指的是"寓教于动"。体育课需要通过身体实践活动。   2.社会性 体育课程本身具有显著的社会性。   3.整体性 指的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4.差异性 是指个人身体条件、性别、地域、气候、场地设施条件、学校体育传统等。   5.复合性 指的是体育课程目标非单一性,体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神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教育为一体,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6.交叉性 体育学科包含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体育学科成为多学科汇集的交叉点,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橱窗'。 二、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利用体育教材内容价值   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及活动特点的影响。毛泽东说:"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身心健康为各种美德、知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居里夫人曾说过极富哲理的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因此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完成,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注意。体育学科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更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促进提高,使"生命之树"长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学高峰。 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   4.增加体育游戏活动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5.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脑,左、右半脑是有明显分工的,这是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R.w.斯佩里的研究成果。许多较高级的知识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脑,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左脚各种跳跃、摆动、踢球。左手运球、投篮、打排球、打乒乓球,左侧平衡等。实现对全脑的开发尤其右脑机能的促进培育和左、右脑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利于人的潜在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6.自行创编成套动作   体育课在体操、韵律操、武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易到难系统掌握、复习教学大纲规定技术动作;其次可充实教材中没有安排,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简单易学的各种技术动作。如前滚翻可变化为双手抱膝、手放胸前、两腿交叉、分腿、直腿、双人、鱼跃前滚等。也可重点介绍一些难度较大动作和体操、武术编排成套动作的简单知识。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组合编排成套动作,并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学生出来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7.学生自选技评项目   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成绩考核办法,规定技评项目必须三项,而其中一项可让学生任选有兴趣、有特长的体育项目进行技评考核。自选技评项目考核,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体身体素质,扬长避短、满足兴趣和表现欲望、发展特长,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形成。教师也可用发展的观点来因材施教,指导评价这种个体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8.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 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创造力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之间,既有其内在的联系,又有其本质的区别。根据动作技能的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的表象特征,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因为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是提高想象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采用动态的图片、影视等,并采取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表象特征和内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放的课堂,广阔的空间是体育教学自身的优势。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学会利用和把握这种优势,在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本身的育体、促智、审美、益心等教育功能。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和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接受各种体育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