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背景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音乐与游戏的有机结合进行体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小学一年级
(一)学习内容:
1.队列:集合、解散
2.跳跃: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二)学习目标:
1.学生学会解散与集合的动作方法,能看老师的手势排好对形。
2.学生能在愉悦的环境中做出基本跳跃的动作,并学会单跳双落地的动作。
3.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三)教学设计:
通过音乐和游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中初步掌握“解散与集合和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简单的动作方法,同时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四)片段介绍: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1)课堂常规(略),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2)小游戏:小司机,随音乐跟教师一起跳舞。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1)跳跃: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2)进入情景→探究学习→自主学练→知识技能评价。
(3)学生跳、练、评,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技能。
3.激活思维,拓展能力。
(1)小游戏:跳圈圈,创编各种跳的方法。
(2)分组游戏→能力拓展→创新能力评价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1)放松:听音乐、师生共同舞蹈。
(2)小结:师生共同讲评。
三、案例分析
(一)本课教案编写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1.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各种游戏创设情景,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开始上课时,就用小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快乐。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在《小司机》音乐的伴奏下,做起了小小驾驶员,“嘟”一声哨响,教师迅速举起了红灯,孩子们快速停下,“嘟”一声哨响,教师迅速举起了绿灯,学生们又忙开了……,然后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跳跃,呀!好开心呀……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在跳跃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尽情玩耍,享受其中的乐趣,通过想象进行各种创编练习。游戏和体育教材有机结合,构成了新的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去体验的积极性,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因为成功与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教师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学生有选择地练习,自我展示风采,学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有了求知、求学的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二)玩中乐,乐中学,学中思,思中创,创佳绩
为了突破学生被动接受较具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巧妙地采用各种小游戏的形式,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更早地进入角色。然后,教师再根据教学效果进行适当的点缀(提示),使动与静、张与驰、快与慢有机地结合,控制好整个教学节奏。小游戏的设计更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始终处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