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育教学方法的特点

新课程体育教学方法的特点    体育教学方法不等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方法,不仅有知识系统的灌输,还突出运动技能、技术的指导,以及学生个性和思想的培养。根据体育教学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体育教学方法的特点

   体育教学方法不等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方法,不仅有知识系统的灌输,还突出运动技能、技术的指导,以及学生个性和思想的培养。根据体育教学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时空条件,体育教学方法分别具有以下特点:

一、实践性

   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实践紧密相联,体育教学与身体练习和心理活动是分不开的。学生只有通过具体活动,才能掌握动作技术的含意和形成运动技能。所以,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影响媒介、作用方式、具体步骤、详细要求等,都是可以操作的。同时,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又是检验其优劣的重要指标。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教学方法绝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它实质上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能力水平。

二、双边性

   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都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一双边活动的方法,它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组合而成的。具体来说,在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制约着学生学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也影响着教师教的方法。例如:教师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聆听、思考;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学生观察、分析。所以,体育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师生在体育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活动的特点,而不是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的简单相加。

三、整体性

    体育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性能和使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教学条件的万能方法是不存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各种具体方法彼此联系,密切配合,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综合地发挥着整体效能。教师在运用时,应看到各种方法的相互作用,根据教学的需要,相互配合地运用各种方法,使每一种方法的运用都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一环。例如:要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学生由于动作概念、要领、方法不清所产生的错误,就要特别重视讲解与示范的方法,注意提高语言和直观的质量与效果;运用分解法是为了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在教学中,分解法往往是与完整法相互配合的。所以,只有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发挥其整体效应,才能使教师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四、继承性

    体育教学方法也可和其他教育现象一样,具有历史继承性。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人们为了提高教学实效,非常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其中有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至今仍具生命力,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整理,并借鉴其合理的部分。任何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可能从零开始,它必然从多方面吸收地利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一切合理的成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它新的内容。

五、发展性

    体育教学方法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体育教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以及体育教学内部所反映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都是影响教学方法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教学实践是体育教学方法创造、丰富与完善、多样化的源泉和直接动力。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精神、内容性质和对象特点等客观条件,勇于开拓,推陈出新,使体育教学方法更能适应教学的实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