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艺术:立德树人的载体

体育艺术:立德树人的载体——首届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专题研讨班综述最近,教育部在筹划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要进一步修订课标和教材,形成从小学到大

体育艺术:立德树人的载体

——首届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专题研讨班综述

最近,教育部在筹划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要进一步修订课标和教材,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五个学段的衔接,在立德树人工程里,特别把体育和艺术列入其中。努力使学校体育、艺术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载体,切实发挥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在全面育人中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今天本报对首届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专题研讨班的学习研讨内容进行报道,并选编了部分省(市、自治区)加强体艺工作的做法,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李小伟

五月的北京,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100余名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者,在北京大学参加了由教育部主办的为期4天的首届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专题研讨班。

为了办好这次培训活动,有关部门采取专题报告、案例教学、交流研讨、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实施,邀请行政部门领导,高校校长、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重点就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和理论问题等进行深入学习研讨。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会上讲话指出,本次研讨班的主题,就是探讨如何使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载体,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和作用。

领导专家授课,认识迈上新高度

本届研讨班在培训之前就下发问卷征求各省意见和建议,结合当前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理论问题和现实状况,精心组织了体育和艺术两大板块、五个主题的讲座。分别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教授,原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知名学者叶朗先生,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先生,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音乐理论家周荫昌先生主讲。

“与以往培训多针对基层干部不同,此次研讨班的学员均是来自各省(区、市)教育部门分管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的厅(局)长和体卫艺处处长。此外,我们邀请了行政部门领导、高校校长、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授课,课程内容也站在较高的学理层面阐述教育理念,讲授体育、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及对整个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学,使我认识到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进入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教育目标中所担负的历史重任,进一步理解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特殊价值。”一位省教育厅副厅长说。

共同研讨,寻找体艺新突破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体育、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着不同的实际情况。实践中,各地创造出了许多好经验和做法。

经济发达了,学校体育艺术如何上台阶?北京市的做法是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扩编远郊区县体育和艺术教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引导体育和艺术课程的融合。上海市注重内涵建设和过程推进,开展了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改革,对体育和艺术的育人功能立项展开研究。江苏省建立“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测试回溯生源地制度”和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两项监测制度,用“倒逼”机制加强体育工作。

经济发展中的中东部地区,在加强教师队伍和基础条件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如辽宁省财政加大对农村学校音体美器材配备的投入,改善体艺教师的工作待遇,规范办学行为,以确保体育和艺术课程的开课率。安徽省连续五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配备包括体育、音乐和美术器材在内的教学设备和器材,已完成近4764所农村薄弱学校体育器材的标准化配备。

经济欠发达地区不等、不靠,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内蒙古自治区在体育和艺术教育方面首先争取法律的保障,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写入自治区义务教育法中,通过政策体系和机构建设、督导评估体系建设,落实课程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面对山区多,资金、场地、设施、器材短缺的问题,充分利用民族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甘肃省在推动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坚持政府推动,坚持专兼结合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坚持多措并举建立设施投入机制。

在培训中,各地的“高招”让同行眼界大开。青海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梅岩说,已经把适合青海省做和学习的好经验记了下来。“回去以后认真研究争取转化为我们能够实行的做法加以利用。”

理清工作思路,谋划发展新途径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培训班定位明确,既是一次综合性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也是一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深入研讨问题的交流会,还是一次传递正能量、鼓舞信心的工作推进会,培训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杜伟深有感触地说,培训鼓舞了干劲,使他增加了信心,对现阶段体育和艺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更加紧迫的认识,强化了从事学校体育艺术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王登峰指出,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转型发展期。当前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工程实施的契机,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植入教育的整体改革发展之中,进一步明确职责,确保体育、艺术教育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一个时期学校体育、艺术工作要找到突破口、找准抓手。在体育工作方面,重点要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公告制度为抓手;艺术教育方面,要以艺术课的开课率为抓手,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全面建设和发展,同时要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体育和艺术基本办学条件建设。

首届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专题研讨班发言摘登

整体谋局实现转型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规划引领、整体谋局。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列为“对学生终身发展和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10项“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对学校体育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提出了八大行动计划,从课程、活动、师资、经费、政策等各方面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改变了以往体育偏重于组织竞赛、活动的片面做法。

二是通过项目推进、突破瓶颈。上海市教委将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八大行动计划细化为75个创新项目。经过两年的项目推进,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许多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为适应工作新要求,上海提出构建市、区县、学校三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网络。考虑到学校体育在全面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以及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导致的发展相对滞后,上海市近年来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了一系列倾斜性支持,如设立体育专项科研项目,每年拨出800万元,专门为体育教师开展科研提供支持。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发展合力。为适应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构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运作新模式,上海市近年来通过市学校体育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实质性运转,构筑了市区、教委和相关委办局联动的机制;成立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教委职能部门、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市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分工协作,形成了政府主导,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司其职的良性工作格局。

打造民族体育特色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在体育场地器材缺乏、师资短缺、发展资金投入缺少的条件下,广西学校的体育工作没有消极,而是积极打造民族体育特色教育,因地制宜推行阳光体育运动。

一是突出特色,努力打造民族体育特色教育。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生课堂和学生课外锻炼。如桂林市叠彩区凤集小学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如滚铁环、踩高跷、三人板鞋、竹竿舞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今,抛绣球、板鞋竞走、滚竹环、竹竿舞、打陀螺等流行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运动,不仅出现在少数民族地区,还进入了城市和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堂。

二是创新组织形式,促进民族体育项目持续深入推广。

2010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体育局联合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际保护联盟,该联盟旨在为继承、发扬、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将适合学校体育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进各校教学课堂,丰富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加强校际合作,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入推广。

三是观摩展示,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训。

广西每年举办体育优质课观摩展示活动,大力推进民族体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展示活动前编撰出版优秀论文和优秀教案集,对有特色、便于推广、以民族体育为素材的优质课,在展示活动结束后制作成光盘,并向全区中小学校免费配发,千方百计推广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民族传统体育。

健全机制 加大投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新疆的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管理机制。

在每年召开的自治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都会提出新要求,不断加大体育考试改革力度,2012年自治区把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成绩从50分提高到70分,2013年又提到了100分,并计入录取总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强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和专项督导,每年都对不同层次的学校体育艺术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检查。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条件。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将学校体育艺术设施建设列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统筹安排,把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与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按学校生均公用经费6-8%的比例专门用于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近三年来,自治区各级各类财政对中小学校体育艺术方面的投入达到5亿余元(主要用于器材配备和场馆土建工程),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96.31%,艺术器材达标率95.88%;同时,自治区每年都从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教学仪器配备工程、薄弱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来补充中小学体育艺术设备和场地建设。

三是加强体育艺术师资队伍建设。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艺术教师缺编和教师培养工作,通过招考、招聘等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结构性缺编问题,充实了体育艺术师资队伍。尤其是在每年自治区特岗教师招聘中,招聘不低于总量15%比例的体音美教师。自治区采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近三年累计培训2000人次。

保证“每天一小时”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具体做法:

一是制订颁布了《河南省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明确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建立了公开、透明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是结合河南实际,启动实施小学生“曙光”、中学生“晨光”、大学生“华光”体育运动计划。

三是在多年坚持中招体育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启动全省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工作。2013年中招体育考试全省统一按满分50分计入中招总成绩。

四是组织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省、市、县三级完成两万多名体育教师的培训任务,其中省级完成3000名骨干教师的培训。全员培训结束后,又启动了省级体育骨干教师的专项培训,连续4年组织省级骨干教师参加跳绳、毽球、健美操、校园定向等4项培训。从2012年开始,组织实施“河南省体育名师送教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对全省所有农村教师普遍培训一遍。

五是组织实施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4年累计投入8500万元,为近两万所农村小学配备了体育器材。

六是建立全省中小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连续3年对全省所有省辖市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列入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评估指标体系。

七是组织开展每天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学校课程,列入学校总课程表,实行课程化管理。

加强体卫艺工作信息化建设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将在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我们依托教育云平台,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给教师建立了学习空间,利用这个形式,进一步提高学校体卫艺教育工作水平。一是建立并完善国防教育在线、艺术教育在线两个平台,指导和组织全省的教学和活动开展,二是计划启动“农村中小学校体卫艺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项目”。

二是将高校公共体育、艺术课程和军事课程建设纳入学分管理。从2013年开始,每年对是否修满14个学分进行毕业文凭的合格抽检,并向社会公布合格率。定期对各高校公共体育、艺术课程和军事课程建设和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并予以通报。

三是试行学校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按照我们设想,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将以解决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为目的,以政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大学城空间建设为抓手。学校可以实时查看食堂监控的情况及每天食品的检测报告。

同时,我们也提出三项工作建议:一是要加大考试力度,坚持和完善体育考试制度。在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中将体育作为考试科目予以安排。二是设立全国阳光体育建设工程。该工程重点是建设小学体育设施和器材。三是加大“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建设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法规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的做法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坚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文件,按照国家规定设置课程,开展体育、艺术教学活动。

二是以队伍建设为重点。2010年至2012年,通过特岗教师计划,全省共补充音体美教师2531名。定期举办体育艺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及专题培训班,引导广大体育艺术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拟用三年时间,省、市、县(市、区)三级培训音体美专职教师1500名和兼职教师1.2万名。

三是以条件达标为保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学校体育艺术条件。2012年,全省有2314所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体美设施器材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学校达到60%。

四是以各类活动为载体。每年,全省都要举办多个单项或综合性学生体育比赛活动。学校全面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举办校园体育节,广泛发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五是以督导考评为抓手。将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纳入开学检查范围。在每年组织的对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中,体育艺术教育活动都是重要考核指标。各市也将此作为对各县(市、区)、各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

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的主要做法:

一是顶层设计“四大制度”。

法律制度:《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明确各级政府是学生健康促进的责任主体,对各项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监测制度:大一新生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评价制度:体育中考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体教结合联席会议制度:议定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项。

二是全力实施“四大工程”。

1.全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包括全省每年10万多学生的健康监测和健康干预的“健康素养提升行动”、“体育活动推进行动”、“健康服务提升行动”和“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四大行动。

2.体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实施了“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全体学生基本功进行了测试。制订实施了《江苏省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试行)。

3.农村场地器材条件保障工程。在基本配齐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自2012年起,启动实施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塑胶化工程,此项工程已被省政府列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4.体育艺术“2+1”工程。体育、艺术“2+1”项目已在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全面实施,省给予专项经费补贴并每年举办阳光体育艺术节。

三是着力形成“三大机制”。

1.表彰奖励机制:每两年评选一批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

2.督导检查机制:每年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专项督导。

3.考核评估机制:将体卫艺工作的核心指标列入所有省级综合评估评先指标体系。

落实措施,抓机制建设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的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开齐开足体艺课程的保证机制。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艺术课程标准,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保证体育、艺术课程和体育锻炼时间,要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削减、挤占体育、艺术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将开齐开足体艺课程与减负、高中课改等工作相结合,在减负通知中明确提出要严格开设课程、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等“六个严格”,提出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学校教学活动公示制度等“六项制度”;在高中课改中提出增加兴趣特长类体育类和艺术类选修课程,形成了落实学校开齐开足体艺课程与实施轻负高质、推动素质教育的互促机制。同时,对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进行督查。

二是建立学生体育中考制度。体育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总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2008年起,全省11个市所有初三学生全部参加体育中考。

三是建立学生体质监测排序公布制度。2007年以来,组织高等学校对入学新生进行学生体质检测和统计分析。2010年开始,以本省输送新生的生源市和生源高中为单位排序,以白皮书的形式向社会和媒体公布,形成倒逼机制。目前已连续三年向社会公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四是建立全省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监测制度。自1998年开始每年开展学生艺术特长测试,已经连续开展了15年。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监测试点工作。2012年,对省内首批7个试点市的35所学校进行了现场抽测,并形成质量分析报告。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试点,抽测范围覆盖到全省各市,逐步建立艺术素养监测的长效机制。

让每个孩子成为受益者

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是42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唯一的学校体育项目,甘肃省是全国唯一承担省份。

为了保证改革试点的科学性,选择具有不同经济水平和地域条件的兰州市、天水市和张掖市为试点地区。三个试点地区的21个县(区)的3315所中小学校,128万名学生作为改革试点的实验对象。在两年多的阳光体育活动实践中,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大胆创新,不断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政府牵头、专家组跟进指导,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学校特色、实践特色的阳光体育模式。

两年来,省教育厅已为项目实施注入资金200万元,为14所学校启动项目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挖掘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丰富多元的体育课程体系。特别是在课程建设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开发了一批有特色且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试点地区通过从教师特岗计划、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计划以及省优秀退役运动员安置计划中设定一定比例,专门用于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不足问题。

甘肃省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做法:

甘肃省实施了全省学校艺术教育普及工程。其中包括:一是实施校园音乐厅——学校艺术教育普及工程。二是实施校园小剧院——学校艺术教育普及工程。三是建设学生艺术社团——学校艺术教育普及工程。四是创建艺术特色校(艺术实验校)——学校艺术教育普及工程。

中国教育报 201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