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总结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长跑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长跑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下,积极参加身体锻炼,以此促进校风、学风更加健康的发展,从2007年冬季开始对我校学生冬季长跑活动进行了具体的组织实施,我校五年来开展的冬季长跑活动扎实有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成立了以毛亚莉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组织本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同时把推动全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列入了大事日程,根据学校特点,分年级部实施、形成合力,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指导学校团委、学生会、体育教研组利用宣传栏、校园网、周一升旗仪式、校园透视墙、校报宣传等阵地,广泛地传播健康理念,并举行虢镇中学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的启动仪式。使“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使阳光体育运动人人皆知、提高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精心谋划、狠抓落实

    结合学校实际, 以三个年级部为中心,年级部主任为抓点,班主任为落实,体育教师为指导,值班领导检查评比,活动的具体方案。

为了活动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学校制定了《虢镇中学冬季长跑活动方案》。根据我校的学生人数和场地情况,安排高三年级在田径场跑步,高二年级在篮球场跑步,高一年级围绕教学楼、篮球场的道路跑步。每天的晨跑、大课间和每周二、周三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跑步。在校领导、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各年级各班组织有序,学生积极锻炼,哨声、口号声在校园传荡,展示了学生阳光青春充满朝气的活力。

四、积累经验、巩固实效

  结合我校自身工作实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工作相结合,作为体育课中评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依据。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相结合,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活动开展中注重挖掘特色,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注意活动的后续宣传,引导学生写长跑日记,与其他班级学生分享长跑体验,使冬季长跑活动真正成为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实现以体育为手段,磨炼青少年意志品质,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提升青少年耐力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活动目标。

五、认真分析,发现问题

1、长跑项目对于学生来说简单枯燥还有点畏惧,难免让人望而却步。自从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大多学生不害怕长跑了,而且在冬天学生的身体抵抗力提高了,感冒的现象也少了。

2、学生养成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方法,为终生体育做好了基础。

3、通过参与区上的环城长跑比赛,长跑锻炼在社会群众体育中也有了一定的影响。

4、人都是有惰性的,“三分钟热度”也是学生的弱点,所以长跑活动贵在坚持,在以后的教学中学校多举办这类的活动,老师经常鼓励学生,把长跑作为每天必须的活动内容。

5、运动锻炼,安全第一,通过体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了解,循序渐进,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跑步方法。

六、继续坚持,让体育活动的热情在校园内延续

我校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时间,继续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长跑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带领我校广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真正落实“键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将冬季长跑活动作为我校的常规工作认真开展下去。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不会就此停止,我们将继续坚持,让体育活动的热情在校园内延续。

 

 

                                                                                                       陈仓区虢镇中学

                                                                                                         20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