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坐姿、握姿比赛总结
一、准备写字的5大良策
1、触摸法
老师可以用硬纸板把孩子常写的汉字做成卡片,然后再用剪刀把卡剪成汉字模型,让孩子用写字的那只手,按照该字的书写笔顺方向触摸,强化孩子的正确书写意识。如果能在市场上买到现成的模型,那就更方便了。
2、书空法
这是幼儿学写字的常用方法,即用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在空中、桌面上比画着写孩子;还可以让孩子用食指蘸点水,在桌面或地面上写,增强写字的趣味性。
3、走字法
用粉笔在地面上写出孩子常写的汉字,要写得大大的,然后让孩子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在上面走步,也是增强孩子记忆力的好办法。
4、临摹法
让孩子握笔在习字帖上描红,临摹熟练后可在田字格作业本上练习。幼儿一次写字不要超过20分钟,并特别注意正确的坐姿和用眼卫生。
5、常操作
写字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手部精细动作操作能力,手指肌肉具有一定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但是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为写字而写字,它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所以,在生活中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为孩子写字所需要的肌肉和动作发展水平打下基础。
二、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1、写字姿势影响书写质量和身体发育
不良的书写习惯导致视力下降、脊椎弯曲、斜肩、驼背等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和发展的突出问题。例如有的孩子写字的时候喜欢把一条腿踩在椅子上写字,有的孩子喜欢趴着写字,有的孩子半坐半躺地写字,有的孩子架起“二郎腿”写字,有的孩子写字的时候把一只脚踩在另一只脚上,有的孩子则喜欢弯腰曲背地写字……握笔也是各种各样,千姿百态。坐姿东倒西歪,握笔别扭奇怪,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严重影响书写质量、速度和身体骨骼的定型发育,应该引起老师及家长的特别关注,矫正不良姿势,培养孩子正确的写字姿势。
2、培养正确写字姿势的5大良策
(1)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
写字姿势包括坐姿和握笔姿势两个方面。有的老师只重视孩子的写字质量和写字速度,而对写字姿势不够重视,实际上,写字姿势决定写字质量和写字速度。学校和家庭要为孩子配备高度合适的桌椅,太高和太低的桌椅都不利于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
(2)用肢体语言提醒孩子注意写字坐姿
正确的写字坐姿不是一次性行为,是需要长期养成的习惯。老师和家长说多了,孩子已经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坐姿,但是他们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限,需要老师和家长时常提醒孩子。
(3)用拍照的方式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
现在的手机和相机都是数码科技,使用起来很方便。老师和家长可以把孩子平时写字的姿势拍下来,让孩子自己辨别哪种姿势是正确的,哪种姿势是错误的;并与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姿势错在哪里,应该怎样矫正。孩子乐意接受这种具体形象的教育方法,他的大脑里存储着自己写字坐姿具体信息,有助于他进行自我监督。
(4)孩子不要在幼儿园写字太早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入学适应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会写字,如果孩子3岁能读、4岁会写,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于是就早早地让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习字。但这是一个书写技能训练的误区。
在幼儿阶段,姿势比书写重要,书写以书空为主。这就是说,家长不要首先要求孩子写出正确的、好看的汉字,而是应该首先关注孩子正确的握笔和坐姿,让孩子知道握画笔和握铅笔是不一样的。书空是学前儿童书写的准备,即用食指在桌面、地面或者空中比画汉字的笔画和笔顺,树立汉字的书写意识,但不要求真正握笔练字。如果家长过早教孩子写字,又不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写字习惯,将来孩子上学以后再纠正就比较麻烦和困难了。
三、矫正孩子写反字、写字脏
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不仅是中国人进行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功,更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表现,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和风度。然而,随着人们用电脑打字越来越频繁,亲手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很多学生时代没有练好字的人,认为打字挽回了自己的形象,于是有的家长也开始忽视对孩子写字的要求,错误地认为孩子将来可以用打字代替写字,就不用那么费力地练习写字了。
矫正孩子写反字、写字脏的6大良策
1、指导孩子把握合适的写字力量
孩子刚学习写字的时候,把握不好写字的力量,要么握笔和用力过轻,要么握笔和用力过重。如果写字力量过重,容易折断铅笔芯、戳破纸,写错了用橡皮涂擦后显得脏。所以,家长要亲自指导和帮助孩子掌握合适的写字力量。家长可以采取逐步减少外界帮助的方法,使孩子最终达到在自然状态下独立写好汉字。
第一步:最初几次,老师握紧孩子的手协助描红。
第二步:老师减轻握手的力量,让孩子描红。
第三步:老师不再握孩子的手,用手指点孩子握笔和描红不正确的地方。
第四步:老师不再提供身体帮助,只是用言语提示。
第五步:没有老师的帮助,孩子自己描红
第六步:取消描红字帖,孩子自己掌握书写的间架结构。
2、指导孩子按照笔画顺序运笔
汉字的书写讲究运笔的顺序,就是按照汉字约定俗成的顺序书写每一笔画。如果老师发现孩子书写汉字的笔顺不正确,就要进行指导。孩子常犯的错误是把一笔分成几笔写,或者把几笔连成一笔写,或者笔画倒着写,例如把从上到下的“竖”写成从下到上,把从左下到右上的“提”写成从右上到左下的“撇”。
3、指导孩子仔细观察汉字的部首与结构
反写数字、字母和拼音是初写汉字常见的现象,老师容易把它归因于孩子粗心大意、没有责任心。实际上,有的孩子很想细心,态度很认真,结果还是会写反字、写错字,这种现象不是孩子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发育不完善导致的。
4、初步把握字体的大小与匀称
在写字规范、工整的同时,可以初步指导孩子把握汉字的整洁与美观。整洁就是不要涂改过多、字迹要清晰,美观就是字体大小合适、字体结构匀称、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不大不小。幼儿学写字之初,对汉字的认识、理解和审美水平有限,主要限于机械写字的心理状态,所以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可能写得左边大、右边小。在孩子书写正确的基础之上,老师可以提醒孩子观察字体的美观,暂时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也没有关系,可以作为孩子写字应该关注和以后努力实现的目标。
5、不要让孩子机械地过度抄写汉字
如果孩子写反字、写错字,老师和家长容易采取让孩子多次重复抄写的办法来矫正,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多次重复抄写会让孩子写字疲劳,产生应付的心理,降低写字效果。有的孩子甚至“肢解”汉字来应付抄写,例如当抄写20遍“们”字的时候,有的孩子先写20遍左边的“亻”,再写20遍右边的“门”,他感觉这样写起来简单、熟练和快速,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书写方式。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最后写出来的汉字形状对了就是正确的书写,还要观察和指导孩子的书写过程。
6、在游戏中锻炼写字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写字作为一个基本的技能,需要一定的前期经验和其他技能做铺垫,这些前期经验和其他技能主要是在学龄前的游戏和日常生活中逐步获得的。例如写字所需要的空间辨别与观察能力,可以通过七巧板、走迷宫、拼图、搭积木、找出图形中相同点或不同点、几何形状匹配与组合等游戏得到锻炼,一些用手操作的游戏和生活活动则锻炼孩子的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