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七中大课间活动
材料目录
1、大课间活动材料目录………………………………第1页
2、大课间活动指导思想及组织机构…………………第2页
3、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流程……………………………第3页
4、大课间活动音乐说明………………………………第4页
5、大课间活动指挥教师站位说明及要求……………第6页
6、学生整队要求及纪律、考核、安全要求…………第7页
7、作息时间表…………………………………………第8页
8、大课间活动安全预案………………………………第9页
9、大课间活动部分图片………………………………第10页
10、大课间活动总结…………………………………第17页
指导思想及组织机构
(一)指导思想
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2005]10号和安徽省教育厅[2005]7号——《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体育大课间的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活动总指挥:向崇仁
活动总巡视:张居明
活动总协调:张绪成、王红、高平
组织成员:夏如军 尹才深 蔺平贵 吴启元 严 明
徐 俊 潘晓峰 杨厚文 任筱颖 张 健
徐世海 汪梅珍 全体体育教师 全体班主任
内容及流程
1、各班方队进场环运动场跑步一圈
2、列队散开
3、做自编武术操一套
4、做第三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
5、学生考核员点评
6、教学部门王副校长点评
7、列队退场
8、回班级做眼保健操
音 乐 说 明
大课间音乐是我校专门为大课间体育锻炼准备制作的音乐,是音乐与体育运动有效结合的合理应用。大课间中的音乐要能唤起学生锻炼的激情,能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在健康、积极的音乐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我校大课间音乐每学期五套,周一至周五每天一套,选曲取材广泛,总的原则是快慢紧密协调,启发学生跑步时动作与音乐节奏的统一。每套音乐由出场准备音乐、跑步音乐及放松退场音乐三部分组成。
1.出场准备音乐(3分钟)
指学生从下课后从教室到操场时,在这段时间播放的音乐。这段音乐以轻松、活泼、充满青春的活力为主,以音乐特有的美感,唤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
周一至周五的出场音乐分别为:清新曲调《早上好》、经典英文《lemon tree》、影视主题曲《功夫熊猫》、励志歌曲《河山大好》及《给我你的手》。
2.跑步音乐(18分钟)
指学生参加跑步时播放的音乐。跑步也是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段音乐的制作,直接影响学生锻炼的效果,音乐应具有强烈的生命震撼力,鼓舞学生的意志。
周一:《我的未来式》、《bring it all back》、《真我新生代》
周二:《我的舞台》、《超人不会飞》、《firework》
周三:《传奇的赛尔号》、《stack in the moment》、《what the hell》
周四:《彩虹的尽头》、《the new girl in Town》、《青鸟》
周五:《OAOA》、《向日葵》、《our song》
3.放松退场音乐(5分钟)
是指在学生进行完跑步、武术操及广播操的活动之后,各班有序退场时播放的音乐。这部分音乐主要播放世界名曲,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快速的以平和放松的心态准备上好下一节文化课。
本学期主要选取了久石让钢琴名曲《Spring》、班得瑞《Childhood memory》、纯音乐《我的骄傲》、《燃情岁月》及《Annie’s Wonderland》。
指挥教师站位说明及要求
1、新教学楼西面一楼楼梯口:潘晓峰
2、新教学楼中部一楼楼梯口:刘 琦
3、科普中心东部一楼楼梯口:杨厚文
4、校内主干道北边(在行政楼橱窗旁)
张健:负责放学生通过主干道跑步进入操场,掌握学生进场顺序和时间,先到先放行
5、校内主干道中部(在运动场北入口处)
吴启元:负责东教学楼学生进入运动场跑步的秩序
6、篮球场南边入口(教师车棚旁):蔺平贵
7、运动场中间入口;严明
8、运动场跑道北边入口内处:王红
9、运动场南边:夏如军
10、运动场主席台:向崇仁、张居明
11、运动场跑道南边入口处:尹才深
12、各班主任要随班活动,并负责本班学生在整个大课间活动期间的纪律和安全
学生整队要求及纪律、考核、安全要求
(一)整队要求
各班级在上午第二节下课后,要立即离开教室,在指定的楼梯口有秩序的下楼,在楼下场地按照指挥老师的要求排好队,每个班级排四路纵队,体育委员在队列前手举班牌引导本班学生有序跑步进入相应场地。
(二) 纪律、考核、安全要求
1、所有学生在大课间期间必须服从教师的管理,一律不得讲话、不得交头接耳。
2、各班级在跑步时,由体育委员喊口号(口号内容由班级自定),方队队列要整齐,口号要响亮。
3、学校将对大课间期间各班级的纪律表现进行考核(纳入班级考核),并在每天大课间结束前通报。
4、班主任在班级应强调要求学生在上下楼梯时注意前后顺序,千万不要拥挤,注意安全,保证活动正常进行。
秋季作息时间表
(自2012年11月5日开始执行)
午别 项目 时间 备注
上 午 周一升旗 7:30----7:55 班主任到位
早 读 7:30----8:00
第一节课 8:05----8:45
第二节课 8:55----9:35
大课间 9:35----10:00 班主任、体育教师和相关人员到位
10:00---10:05 眼保健操(第三节课教师到位)
第三节课 10:05----10:45
第四节课 10:55--11:35
下 班 11:35
大课间时间要求全体教师到操场参加活动
午 休
下 午 上 班 13:50
第五节课 14:00---14:40
第六节课 14:50---15:30
眼保健操 15:40---15:45 第七节课教师到位
第七节课 15:45---16:25
第八节课 16:35---17:15
下 班 17:20
备注:科普课的具体安排详见课表。
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更好的组织和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根据《马鞍山七中大课间活动方案》,特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大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师生全员参加,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体育指导教师、班主任的管理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思想,以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有序开展。
(二)安全职责
1、大课间活动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大课间活动由校长全面负责,科学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适当的调整。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2、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同时加强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班主任要跟班参加活动,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3、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进行体育卫生安全和体育活动的纪律教育,教给学生正确防护伤害的办法。
4、指挥的教师按时到达指定地点,指导学生进行活动。
(三)、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1、坚持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进入运动场地。
2、由体育委员带领本班学生有序到达活动场地,班主任全员参与。
3、在指定位置进行活动,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不得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4、提醒学生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四)、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办法
1、活动锻炼中,凡出现受伤情况,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保护并救治,及时向校长汇报,打120急救。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大课间活动图片
教学楼门前广场集合
指挥教师指导学生进场
学生按班级进场跑步并喊班级口号
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一起跑步进场
学校领导对各班级跑步情况进行考核
学生检查员对班级大课间活动情况考核
学生做自编武术操(一)
学生做自编武术操(二)
学生做第三套广播操(一)
学生做第三套广播操(二)
教学部门王副校长点评
学生考核员点评
学生大课间退场(一)
学生大课间退场(二)
马鞍山七中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5月发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中央7号文”)号召,贯彻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安徽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及马鞍山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全体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目标实现。2007年3月我校正式启动了体育大课间活动,经过近两年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现对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过程
2006年11月市教育局在新工房小学召开了全市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现场会,拉开了全市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序幕。现场会后,我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专题会议,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教育局的号召,在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新的活动模式,它改变了过去学生体育锻炼主要依靠体育课和利用课外活动的基本模式。它不仅要求每天活动时间保证在一小时,而且要求活动放在每天上午,这对我校已经形成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安排影响很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思想上也有畏难情绪,怕因此影响了正常教学。带着这些问题,我校采取了“积极响应、加强研究、稳步推进”的方针。
首先,积极响应。我校通过召开全校教师大会,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关于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全体学生“每天锻炼1 小时”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全体教师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化畏难情绪为积极态度。第二,加强研究。为了征集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的意见,我校通过召开班主任会、教研组长会和教代会,几上几下,进一步修改了原方案,并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后,使修改过的新方案更有可操作性,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贊同。第三,稳步推进。2007年3月我校正式启动了体育大课间活动。2007年3月——2008年6月我校开展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考虑到学生人数多,场地小和安全性问题,采取的模式是:利用每天下午第四节课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交替活动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如(1)篮球;(2)排球;(3)羽毛球;(4)田径;(5)跳绳;(6)踢毽子;(7)健美操;(8)武术;(9)拔河;(10)各班自定项目等十多个项目。
这种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真正做到在每天上午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课外活动的模式的改良而已;2、活动器材消耗很大,学校经费投入压力大;3、学生人数多,场地小,安全存在隐患。2008年9月开始,在前面模式的基础上,我校对已有问题加以解决,不断修改了原模式,2011年3月至今主要采用的新模式(现模式)如下:把活动时间从下午调整到上午第二节课下课时间进行40分钟,活动内容改变为:进场跑步、自编武术操、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这一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原模式的三个问题,促进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我校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几点体会
回顾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走过的历程,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是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前提。
我校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文件有关精神,从实施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认识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在课程安排上,把体育大课间活动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研究,精心设计,不断改进活动模式,是确保体育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证。
我校在校学生2300多人,学生人数多,但活动场所小。如何切合我校实际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我校领导必须考虑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加强研究,精心设计出几个方案,并在班主任会、教研组长会和教代会上征求意见,最后精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案。在第一个模式实施了一年时间后,学校又根据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模式,使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不断完善。
3、重在实践,认真组织,使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安全、有序中进行,是体育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的组织保障。
使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安全、有序中进行是我校领导树立的一个重要意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调动全体班主任和中层以上干部积极参加每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在时间、场地的安排上,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同时,要求班主任跟班上,与本班学生在一起。当发生安全问题时,要做到及时急救。由于组织严密,管理到位,目的明确,两年来,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使这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4、加强制度建设,加大体育设备及经费的投入,是体育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的必备条件。
为了稳步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制度上的保障。我校因此制定了《七中关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规定(试行)》,对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各处室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了各种预案,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学校加大经费投入,购置了乒乓球桌十多个和各种体育器材,对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班主任和管理人员给予津贴补助等,有力地推动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
5、把阳光体育活动与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必然要求。
我校把每天开展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培养全校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一个突破口,下大力气狠抓。体育大课间活动涉及小到每个学生的行为规范,大到每个班级的班风建设和全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因此,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全校的校风具有重要作用。近两年来我校加大力度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我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校长室
2011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