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附中汕尾学校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工作总结
——人人参与 健康成长
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自办学以来,一直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为办学宗旨,依据“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通知”的要求,严格落实“两操两课两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高素质也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一直深受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分管学生的副校长、学生处主任为副组长,全体年级组长和体育老师为组员。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组长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分管领导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监督、落实;教学处负责活动时间的安排落实;体育组负责活动内容、场地器材的安排和方案的制定;后勤负责活动器材设施的添置和维修管理等保障工作;团委发挥学生骨干作用,积极协助做好活动的开展;校医务室负责活动的医务监督。学校体育教师是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直接责任人,眼保健操、体育活动课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体育教师负责指导;课间操、体锻课和体育课由体育教师按计划要求负责组织落实。
二、合理安排学生活动时间,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
我校为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的活动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两操两课两活动”中的“两操”指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眼保健操每天2次,课间操1次;“两课”指的是每周2次行政班体育课和2次年级统一组织的体锻课;“两活动”是指周一周三下午的学生活动时间和常住生周末的活动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和丰富的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户外锻炼时间。
三、制定具体的活动要求与实施办法,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1、以体育课为教学基本平台,教会学生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习惯。学校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质保量的完成体育教学工作,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科学锻炼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利用所教的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形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意识。
2、将课间操、体锻课、体育活动三者相结合,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一是每天大课间30分钟进行广播操和班级活动;二是每个年级每周2节体锻课纳入学校课程设置里面,不得挪用或占用体锻课时间,体锻课工作计算到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中;三是体育锻炼时间,每周一、三下午放学后,学生自行到体育器材室借用体育器材,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老师进行指导。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的体育锻炼氛围。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大力宣传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体育场围墙上标注永久性横幅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让健康的理念时刻提醒全校师生,唤起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分别由两个部门组织,一是学校体育教师组织全校性的体育活动;二是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的体育部和各体育社团组织年级、班级间的体育比赛。
四、狠抓重点,形成特色,稳步推进
学生长跑训练是作为我校的体育锻炼重点内容来执行的,也是我校对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作为特色来进行的。年级体锻课首先进行的就是集体长跑,学生都要完成近1000米的距离,在慢跑中要求班级保持一个整体,学生控制好前后间距,班级的排头保持好速度,控制好和前面班级的距离。这样的慢跑,学生在锻炼的同时形成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懂得相互迁就,相互鼓励,在锻炼的同时也很好的进行了德育教育。我校学生体质稳步提升,特别是初一年级进步明显,耐力跑的及格率接近100%。从成绩上看还是存在不足,优秀人数较少,这与学生的针对性训练也有直接关系,体育课上加强学生的练习,课余时间也成立田径、蓝旗、足球的训练队,加强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训练,形成体训结合的地区发展特色。
五、体育竞赛与荣获成绩
校的体育竞赛活动已成模式,新生入学后的趣味活动,非毕业班的篮球比赛,校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活动,足球比赛,篮球嘉年华等等,参与人数多,竞赛氛围浓,值得提到的是我校2012年5月上报广东省大课间活动展示内容被省评为一等奖,并上报教育部参加全国评比,这是对我校体育工作的肯定,同时也将我校的体育工作提出了跟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懈努力,将常规工作常做常新,将常规工作不断反思,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校是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活动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通过我校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质各项指标均由一定的提高,并且在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我校将继续秉承华师附中办学理念,培养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当代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