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健康成长
——兴华小学2008年阳光体育工作总结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儿童的体质是祖国的未来。我校在上级行政部门的领导、支持下,从2007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倡导的亿万人民阳光体育运动,落实“生命—和谐”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能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一.加大资金投入,创建阳光体育运动环境 兴华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建造规模为30个教学班,建有200米环形跑道塑胶田径场一个, 8个篮球场,其中有两个休闲篮球场。现有学生阅览室、微机房、多媒体教室、报告厅、书法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等专用教室,建有校园网络管理系统、音响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通讯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各种教学用具和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成为全县一流的现代化学校。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阳光体育认识 学校组织全体老师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育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及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文件精神,提高对开展大课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相关的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鼓励学生走向运动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学生体育锻炼热潮,增强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学校切实抓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质量。三.健全领导机构,明确阳光体育职责 作为民办小学,学校成立了“体育教育教学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统管全校工作,一名副校长为副组长,协调体育组工作,教导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组成校区体育工作组,完善并制定有关制度、方案,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年级全力支持,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五级管理工作网络,确保了体育教育教学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并明确各自的职责:领导职责:校长、行政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体育教育教学和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体育老师职责:(1)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2)负责大课间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3)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班主任职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参加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活动。跟班教师职责:按照学校的规定,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 四.确立课程意识,全面落实 “每天锻炼1小时”为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我校严格执行体育课程进行教学计划。做到开足开齐体育课、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课程。安排一二年级4节体育课1节活动课;三至六年级3节体育2节活动课;每天的上午晨读后进行全校的大课间活动,总活动时间为每天70分钟。在师资安排上一至六年级都有专职的体育老师上课,确保体育教学的质量。每天由教导处处、大队部、体育组对各班活动课,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情况作检查记录,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活动课、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完成质量为评价内容,运用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每学期末由德育处组织对教师的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工作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为丰富课间活动内容,使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上贴近学生兴趣,符合年级特点,学校体育组精心设计游戏活动,设计出18个内容,每个年级3至5个内容,并且做到每2周更换一次内容,体育老师在课堂中开展游戏,将活动方法教给学生。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落实。五.探索体育课形式,激发情趣得健康目前学校有30个班级,总共学生1279名学生。由于学生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科学地安排体育课关系到我学校能否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学校体育组积极研究,对现有场地精密规划,每个体育老师规划相应的场地,如果因场地器材需要,课前体育组内沟通,调整场地器材,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和适合的场地。学校从上午第三节到下午的第六节都安排体育课,来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的活动时间。课堂教学新颖而充实,灵活而实用。“快乐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情景教学”启迪了学生的心灵;“主题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探究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常常使学生耳目一新,兴奋不疲。学生在阳光下春风里锻炼了体魄,陶冶了情操。 六.丰富大课间活动 体验运动的快乐我校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的大课间活动按天气、气候和学校场地人数情况科学、合理、有效选择地分两个活动单元。冬季单元以发展学生耐力为主的长跑活动;春秋季单元以广播操、跳长绳和各类游戏。分不同年级春秋季先安排学生集体进行广播操活动,然后三至六年级分班进行形式多样的跳长绳活动,一、二年级的进行各类游戏活动。一至二年级集中在教室附近的彩砖地进行广播操的活动,后分班活动,按项目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低年级有 “快乐蹦蹦跳”、“跳一跳游戏”、“跳圆圈”、“滚铁圈”、“跳橡皮筋”、扔沙包等游戏;中高年级有“篮球公园”、“小小女排”、羽毛球、打乒乓、武术活动、跳长绳等等。运动器材齐全,活动项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学生们在寒风里锻炼了体能;在阳光下磨练了意志;在运动中学会合作;在春雨里沐浴了崇高的思想品质。 七.规范体育活动课,倡导“放羊式”活动每天下午两节课后为体育活动时间,我们要求带班老师必须全程指导,但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活动自由,提倡“放羊式”活动。我们提出了三会要求:人人会跳绳、会摇呼啦圈、会踢毽子。全校各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让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低年级以趣味性运动为主,如拍小皮球、丢手帕、踢毽子、跳短绳等,中高年级以低强度运动为主,如立定跳远、呼拉圈、健身场地器械练习等。每天下午的班级以班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活动内容且定时更换,每天的活动内容不尽相同,各班有着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抓好各业余训练队伍的竞训工作。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有五、六年级的篮球兴趣小组,一、二年级的乒乓球兴趣小组,三、四年级的田径兴趣小组。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基础上也为参加市级比赛早做准备。八.隆重举办体育比赛,增强学生凝聚力 学校每年举办“春季运动会(趣味)”、秋季“中长跑比赛”、冬季“三项活动”(如 “绳采飞扬”冬之恋活动、阳光排舞大赛、感恩手语操比赛)。 春季运动会(趣味)是学生最快乐的盛会。也是检验各班体育锻炼的效果如何,运动会要求人人参与,人人运动,人人快乐,人人健康。春季运动会(趣味)上一年级学生举办“亲子运动会”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学生,走进老师,体验共同运动的乐趣,同时让家长了解开展活动目的和意义。中高年级体育竞赛有“田径比赛”、“篮球联赛”、“乒乓赛”、“跳长绳接龙”。秋季的中长跑比赛中,每个年级设定两个年龄组,将不同年级的相同年龄学生组织在一起比赛,每个班两个年龄组挑选男女各5名,共计20名。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小班化教育每班40名学生)。另外还有体育文化类有体育藏品、体育摄影、体育征文等等。让一些学有特长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培训和提高,并为上一级学校和少体校输送体育苗子。在新的学年里我们继续落实好阳光体育运动,确保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学生 “每天锻炼1小时”培养一代有强健体魄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广德县兴华小学200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