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七彩社团 成就魅力龙川

                            打造

                            打造七彩社团  成就魅力龙川

江都区龙川小学  

2013年3月15日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

近几年来,本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彰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指导思想,我校科学统筹“体艺2+1”和乡村少年宫等项目资源,着力引导学生社团健康成长,文学社、轮滑、合唱等26个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发展、壮大,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载体,并以其蓬勃生机展示龙川小学的独特魅力。

一、社团发展策略:有一种魅力叫“创新”

策略1:坚持品位引领

在学生社团的项目设立上,坚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做到学生社团的项目设立校本化、特色化,提高社团品位。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6个学生社团在创立之初,就走上了一条科学发展、校本发展、特色发展之路。“杨柳青青”合唱社团作为学校的龙头社团,无论是梯队建设,还是训练演出,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始终保持着该社团的优秀特质,引领着其他社团的高位发展。

策略2:坚持自主激励

每学期,学校遵循自愿自主的原则,组织社团招募,提出了双向选择的方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心仪的社团, 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各学生社团指导老师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每个社团各具特色的招生海报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策略3:坚持机制推动

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定由教导处负责教师管理、课程安排和日常活动的协调,建立明确、科学的管理机制。每个社团都制定章程和工作计划,聘请指导老师,落实活动时间,并拥有固定活动场地。要求利用六一、元旦或活动承办等开展社团展示,保证社团活动的效率。

二、社团活动开展:有一种魅力叫“生机”

生机1:教师自信得到增强

学校提出社团建设的目标,指定相关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激励其他教师踊跃参与社团的指导工作。专门的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还有相应的管理章程,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专长的时间与空间;每学期开展社团评比,极大提高了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增强了教师工作的自信力。

生机2:学生素质得到拓展

学生社团已成为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和素质拓展的重要阵地,令他们欣然神往。“跆拳道社团”学生收获了胆量与勇气;“剪纸社团”磨练着学生静心、耐心、细心与专心做事的良好品质;“蒲公英诗社”种植诗歌,放飞心灵;“轮滑社团”的孩子们则养成了不轻易服输、不轻易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们相聚在一起练习,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会合作、参与竞争,学到的不只是知识与才干,更多的是思想上的长进和人格上的成熟。

三、社团建设成效:有一种魅力叫“品牌”

成效1: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1、学生自身价值得以体现。通过学生社团,尽可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位参与的学生都能感到“太阳每天都是骄艳的”。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为一个合适的配乐而跳动,为一个新奇的编排而欢呼,为一次成功的合作而拥抱。社团活动带动学生去改变自己,自信心和成就感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

2、学生身心发展得以协调。学生社团的有益开展,倡导了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通过社团训练、展示,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了他们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能经受住挫折与困难的考验,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和坚强持久的意志力量。

成效2:为教师的发展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1、教师自身潜能得以发掘。就个性特点而言,有的教师知识渊博,谈吐不凡;有的琴棋书画,颇具才情;有的思维缜密,善于谋划……社团建设,恰恰把目光聚焦在了教师生活中的具体化的个性特点上,更多教师的优点被发现,被肯定,极大丰富了教师教育教学生涯的内涵,引导教师把自身的爱好特长与教育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

2、教师教育视野得以开阔。在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中,很多教师做着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等占据了教育生活的全部。学校的社团建设引导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学生的课余生活,投射到学生的精神领域,从而有机会观察到学生的另一面,对学生的认识才会更加全面。

3、教师生命激情得以点燃。有组织的学生社团活动的介入,有效改变了教师稍显沉闷的生活状态,教师和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能够互相合作、互相鼓励,加强了交流,增进了情感。活动中,教师感受着孩子的热情,感受着涌动着的生命活力,感受着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幸福。无疑,这也将教师的心态变得更加年轻,精神面貌更加昂扬,生命的激情得以点燃!

成效3: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具特色的助力

社团建设成绩瞩目,鲜明特色得以彰显: 2011年6月,我校“杨柳青青”合唱社团在江苏省“我向党来唱支歌”活动中获特等奖,并受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邀请参加了香港亚洲国际声乐节合唱比赛,荣获铜奖殊荣,现已荣升为江都区“优秀社团”;2012年6月28日,扬州市新课程音乐教师培训会选择在我校召开,我校合唱队在组建、训练、歌曲编排等方面的经验得以推广;2011年,学校软式排球队参加扬州市“运河情”中小学生软式排球赛,获得男子组冠军;在江都第六届运动会学生广播操、太极拳比赛中,我校均获得一等奖;校机器人创新社团在江苏省机器人创新大赛上获得团体一等奖的佳绩,为我区首次获得的最高奖;校“蒲公英”文学社的同名校刊《蒲公英》,获扬州市校报校刊评比二等奖;在2012年4月,学校“酷炫”轮滑队因特色鲜明,在扬州市第五届“运河情”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上参加开幕式的演出,获得最佳表演奖;11月22日,省扬剧进校园开班暨授牌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这也标志着我校戏曲社团工作正式启动。三年中,学生还参加各级各类征文、书画、演讲比赛,获奖人数达600余人。目前,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江都区教育局也确认我校为“体育与艺术‘2+1’工程优秀学校”。本月7日,区学校体艺工作会议也选择在我校召开,学校社团建设经验在大会上作了交流。

当然,学生社团的发展虽极富生机,很多工作还需精益求精。今后,我们将继续重视师资培养,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社团建设提供保障;构建科学的社团活动评价体制,鼓励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使其保持旺盛生命力,让参与社团活动成为每一位师生难忘的经历和一生的财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