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七中实验冬季长跑计划

2007-2008七中实验冬季长跑计划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之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学生

2007-2008七中实验冬季长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之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的工作目标,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举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下简称冬季长跑活动)的决定,动员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经我校体育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今年10月至明年至4月底,组织全校中学生参与冬季长跑活动。

二、成立领导机构

组长:余  森(校长)  副组长:杨斌(副校长)

成员:学生处、教务处、各年级组长、全体班主任、体育组全体教师

各级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到人,责任到人,齐抓共管,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三、主要措施、内容、途径

1、体育课

在初、高中体育课中,每堂课准备活动安排400-800米慢跑。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影响教学进度情况下,每1-2周至少安排一节体育课,开展中长跑教学。

2、大课间

(1)布局

我校中学每天大课间时间是9:25—10:00(35分钟),在田径场、篮球场、院士路、升旗广场等四个场地上同时展开。

(2)内容与形式

田径场:初一、初二年级。内容:先统一做广播操,之后一个年级每班6路纵队,在400米跑道上匀速、整齐地跑2-3圈,计800-1200米;另一个年级留在原地完成各种体能练习,次日两个年级互换项目;

篮球场、院士路:初三年级。三分之二班额放在田径场边篮球场,另三分之一班额放学校正大门院士路。篮球场上的队伍,每天列队在田径场上跑2-3圈800-1200米,跑完后在篮球场放松,压韧带和练习立定跳远。院士路上的队伍,每天列队绕院士路、艺术楼、部分校园车道跑2圈约1000米左右,跑完后在院士路上放松,压韧带和练习立定跳远。

升旗广场:高中一、二、三年级。内容是先做广播操或太极拳,然后各班成4路纵队,绕实验楼、高中教学楼,匀速、整齐地跑3-4圈(每圈约300米)。

(3)管理

为保证方案落实到位,我们非常重视各场地的管理。学校领导轮流到各场地巡视、指导,体育教师分组到各场地轮流组织、指导学生,学生处专人分管各场地,班主任跟班管理学生,值周教师到场,学生会、团委派学生到各场地对当天的课间操表现打分。初三年级把体育委员也发动起来,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落实当天训练任务。

对锻炼不认真、不到位的班级和个人,我们采取了留班教育、重练等措施,直到改正为止,保证了我校大课间锻炼的质量与效果。

3、体锻课

我校各年级体锻课是,初二每周一下午4:15-4:55,初一每周一下午5:05-5:45,初三每周三、四下午5:05-5:45,高中一、二、三年级每周五5:05-5:45。地点主要安排在田径场、篮球场、升旗广场等场所。主要内容:初三年级以训练体考项目为主,其余年级先跑800-1200米,然后视季节和当前任务需要,规范课间操,训练运动会团体操,原地体能训练,跳长绳,组织参与学校球类运动会等。

管理。学校分管领导到场巡视指导,班主任到班管理,体育教师分组分工,组织和指导训练。对活动不到场、不认真的班级或学生,安排专门时间重新训练。

四、体育场地开放

上课期间,体育场地对有体育课的班级开放。课外时间,体育场地除满足正常的教学、训练外,对所有学生开放,供全体在校师生选择、锻炼。

五、体育比赛

(1)每年10月底,我校举行一年一度全校田径运动会,中长跑被列入比赛项目之一;

(2)次年3-5月,各年级利用体锻课等时间,组织学校球类运动会;

(3)年级组织小型竞赛;

(4)根据上级通知,每年均派学生参加市、区组织的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多项赛事。

六、寒暑期体育作业

每年寒、暑期,我们将印发布置适量的体育作业,让家长督促孩子锻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七、对伤、病学生的管理

(1)凡因长期伤、病(如心肺功能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度近视、身体残疾等)不能正常锻炼的学生,须在开学初,持医院有效证明到学生处、体育教师处备案后,交班主任保存;

(2)因临时性伤、病,和女生特殊情况期间,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教学与活动者,须本人写申请,班主任签字交体育老师备案。

(3)在锻炼中若有学生生病、受伤,应及时让其到校医务室诊治。若伤、病较重,则在校医陪同下,通知校车尽快送大医院救治。

八、成果展示与检查评比

1、每年定期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数据对比;

2、参加成都市中考体考统考,进行横向与纵向数据对比(初三年级);

3、参加校内外运动会,奖励获奖的班级、学生。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07年10月